臺中一名82歲鄭姓男子日前至合作金庫欲提領新臺幣30萬元,稱要支付家用開銷,由於他不久前曾遭詐騙,帳戶已被註記控管,行員隨即提高警覺主動關懷並通知家屬,其遠在國外的女兒隨後也來電,懷疑父親恐再度受騙。鄭男在警方與行員極力勸阻下,因提款受阻情緒激動,不願多做回應而離去,所幸也因此暫時守住了養老金。
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正義派出所員警於8月19日上午11時許,接獲轄內合作金庫通報疑似有民眾遭遇詐騙,立即趕赴現場了解。據行員表示,一名鄭姓男子於本月上旬曾因投資詐騙損失逾新臺幣100萬元,家屬為避免其再度受騙,特別要求銀行對其帳戶加註控管,並限制僅能在該分行辦理提領。當日鄭男臨櫃要求提領30萬元現金,聲稱用於支付妻子看護費及購買保健食品,行員依規定與其家屬多方確認,後接獲其遠在國外的女兒來電,指出父親恐仍與詐騙集團保持聯繫,懷疑此次提款乃因遭詐騙話術誆稱需支付保證金才能了結獲利,因此立即通報警方到場協助關懷。
員警到場詢問時,發現鄭男對於提款理由說詞漏洞百出,當見提款受阻後,他情緒激動,最後更憤而騎車加速離去,儘管現場氣氛一度劍拔弩張,但對第一線防詐人員而言,面對民眾的不解與情緒,這份「被誤解的堅持」早已成為日常,行員與員警無奈相視而笑,卻也慶幸至少暫時守住了鄭男的養老金。
警方表示,65歲以上長者常遭遇假投資、假檢警及「猜猜我是誰」等詐騙,歹徒多利用長輩對金錢、健康的不安及渴望陪伴的心態博取信任,再設法騙取財產。警方提醒,每筆金錢往來都要冷靜思考、不輕信、更不要輕易匯款,即使是親友突如其來的借錢請託,也務必謹慎求證,並可撥打165專線查證。此外,金融機構及地政事務所多已設有關懷通報機制,家屬可請求將長輩身分證號註記控管,於交易畫面提醒警示,並要求先聯絡緊急聯絡人確認,以提升財務安全。
![]() |
▲請加入「EZway生活報報」LINE社群掌握即時新聞! |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