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發燒了,該不該吃退燒藥 



康健雜誌1422011.06.20 作者:曾慧雯 《原文網址》
孩子半夜發高燒,父母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。退燒藥、冰枕、散熱貼片安全嗎?究竟該不該用?


深夜裡,孩子忽然發起高燒,用了冰枕也無法退熱,焦急的母親顧不得外頭正下著滂沱大雨,匆匆抱起小孩就往村子裡唯一的診所衝。當然,狂奔抵達後,還一定會猛敲診所大門,哭喊著請醫生救救這個孩子……

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?無論是電影、連續劇或小說,總是很喜歡使用「孩子半夜發高燒」的橋段,不過,這些情節卻會在我們的腦海裡,對「發燒」這件事留下錯誤印象。

根據台灣小兒科醫學會估計,半夜掛急診的兒科病患,約有八成是因為發燒,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,家長其實大可等到白天再帶孩子去看病。

小兒科醫學會指出,除非發燒到攝氏3941度,出現抽筋、意識不清或先天體弱,才需要採取服用退燒藥等積極退燒作法,否則一般發燒只要妥善照料即可。

也許有人會質疑,老一輩不是常說「燒過頭會燒壞腦子」嗎?但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正確,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。

老一輩之所以說「發燒會把小孩腦子燒壞」,那是因為小孩罹患腦炎、腦膜炎等疾病,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。也就是說,只有腦部嚴重感染病症才會損害神經組織,一般感冒發燒並不會讓腦部受損。

發燒處置 以感覺舒適為主

「發燒是身體的警訊,」長庚紀念醫院中醫藥劑部主任楊榮季說,發燒代表人體正在啟動反應機制。

發燒一方面是微生物引起的,另一方面則是外界環境的冷熱及身體的不平衡所造成,因此,並不是每次發燒就要立刻吃退燒藥壓下來;如果不讓人體機制啟動,哪天突然生病了,身體就會反應不及。

在中醫的觀點裡,人之所以會發燒,就是因為身上的陽氣與外界寒氣互相抗爭,才會產生熱。發到熱宣洩掉,燒當然也就退了。

因此,退燒的重點不在於吃退燒藥或使用冰枕立刻降溫,而是該用什麼方法讓人體自然洩熱。

「內有所需,必外有所求,身體自然會告訴你有哪些需要,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針傷科主任陳萍和說。

小孩與大人發燒時的處理方式其實差不多,只不過小孩比較不懂得描述症狀,除了量體溫外,父母還得細心觀察孩子的反應與活動力。

陳萍和表示,如果孩子發燒了仍然活繃亂跳,就不用太擔心;處置方式則以孩子「覺得舒服」為主,不是所有人發燒都一定要蓋棉被悶出一身汗,也不是每個人都得減少衣物來降低體溫。

一般感冒發燒,如果是單純的熱象,患者會躁動不安、身上溫度很高、感覺熱、口乾舌燥、無法排尿、便秘等;寒象則是患者體溫雖高,但是卻畏寒發抖。熱象和寒象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。

■熱象:覺得很熱、冒汗、喉嚨痛、出現黃痰,這時要想辦法洩熱,可以減少衣物、保持室內通風,室溫以攝氏26度左右最好,多喝溫水增加排尿與排汗,藉著排出水分帶走體內熱度,也可以喝果汁,或是沖泡等滲透壓的電解質錠。

■寒象:發燒卻畏寒,則要注重保暖,多穿衣服、蓋棉被、喝熱水、吃熱稀飯維持體力,千萬不要使用冰枕、散熱貼片等物理退燒作法,以免讓患者的能量消耗更快。

不建議冰枕、散熱貼片降溫

家裡的小寶貝發燒,爸媽一心急,往往就用錯誤的方法來幫孩子降低體溫。

例如過去曾經被使用的「酒精擦澡」,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,體溫瞬間降低,反而有礙散熱,再加上孩童若不慎吸入酒精可能會中毒,所以醫界已不再使用這種方法。

其他的物理退燒法包括冰枕、低溫毯、散熱貼片等,中西醫也都不建議使用。

小兒科醫學會表示,當發炎反應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點上升的時候,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攝氏38度,體溫便會跟著上升。

然而,冰枕等物理退燒法只能加速皮膚散熱,卻無法矯正發炎反應所引起腦部體溫定位點異常上升的現象。

發燒時如果使用冰枕等物理退燒法,就等於是違背腦部的溫度設定而讓熱量流失,就好比把熱水瓶的溫度設在攝氏100度,一面插電加溫,一面卻不停地丟冰塊進去,不但會讓病人覺得寒冷不適,也會增加無謂的能量消耗。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主治醫師黃裕昌也說,發燒使用冰枕、散熱貼片並不好,因為受寒處的血管會收縮,反而讓身體裡的熱散不出去,如果已經出現畏寒症狀的發燒患者還睡冰枕,只會覺得更冷。

更危險的是,如果代謝疾病、慢性心肺疾病、慢性貧血等患者在發燒時使用冰枕退燒,身體恐無法應付突然增加的能量需求,可能導致代謝機制崩潰或心肺衰竭,實在不得不慎。

只有在衣服穿太多或中暑等體溫過高、但腦部體溫定位點正常的情形下,才可以使用物理退燒法降低體溫。

苦寒傷脾胃 退燒藥應少吃

物理退燒法行不通,乾脆吃退燒藥如何?

目前有許多研究都顯示,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,也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;在動物實驗中使用大量退燒藥,反而會增加敗血症的死亡率。

醫學界普遍認為,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,可以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,目的在加強我們對疾病的抵抗力,因此不必急著吃退燒藥。

不但西醫主張儘量少吃退燒藥,中醫更是認為感冒藥、退燒藥屬於苦寒性質,吃多了會傷身,免疫系統也會變差;用塞劑比退燒藥更危險,有些父母用塞劑幫孩子退燒,結果孩子體溫降得太快,甚至體溫過低。

黃裕昌在門診時碰過不少感冒患者從西醫改看中醫。

他說,西醫治療感冒發燒,最常開解熱鎮痛劑與止咳化痰等藥物,藥性都偏苦寒,或許對風熱溫病型的患者有效,但對於風寒型感冒與體質較虛弱的患者來說卻是「寒上加寒」,吃藥後症狀可能只好一點點,不過人卻變得更虛、更沒體力了。

「常常投退燒藥,身體的免疫力就不會被喚醒,」他說:「有很多鼻過敏、常生病、老是在吃藥的小孩,臉色都很蒼白,也許他們之前感冒時都處理得不太好。」

陳萍和也常遇到很多父母帶著反覆發燒的孩子就醫,一問之下,發現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先前感冒發燒,吃了退燒藥後雖然體溫暫時下降,但等到藥效一過或是停藥,馬上又燒起來,有的小孩就這樣反覆發燒長達一、兩個月。

「雖然溫度會被退燒藥的藥效改變,患者也覺得體溫降下來一些,可是真正的病因並沒有消失,」陳萍和解釋,退燒藥只能暫時降溫,想戰勝發燒還是要靠個人的抵抗力。

有不少小患者感冒吃藥退燒後,卻開始出現尿床、汗流不止的情形,西醫判斷是自律神經失調、長大就會好轉,但中醫則認為是因為「吃藥吃過頭」,退燒藥的苦寒不但傷脾胃也傷陽氣,才會讓孩子汗孔被打開、無法控制水分的流失。

緩解症狀 按摩穴道自己來

發燒時,有哪些不吃藥的方法可以緩解症狀?多休息、按摩穴道都有幫助。

學學醫生的祕密:感冒發燒了,第一件事就是去睡覺。楊榮季表示,父母應該設法讓發燒的孩子安靜下來、多休息,不要再耗損體力。

若想要緩解不適症狀,中醫師建議可以按摩合谷穴、曲池穴,頭痛可以按中渚穴,按摩大椎穴則有幫助洩熱功效。

如果小孩子發燒不舒服,黃裕昌建議父母可以讓小孩趴著,從脖子後方的風池穴沿著脊椎兩側的膀胱經穴道一路按下來。

如果是大人發燒,還可以透過刮痧來散熱。

另外,很多時候幼兒發燒不是因為感冒,而是便秘,有時便秘也會引起喉嚨痛。

孩子喉嚨痛時,楊榮季建議父母可以觀察孩子,若出現淡黃色舌苔,可以拿紗布沾少量鹽水或生理食鹽水把舌苔刮掉,刮掉後約1530分鐘內就會逐漸恢復食慾;便秘的話,可以讓孩子動一動腳踝,或是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,排便會比較順暢,燒自然也會跟著退。

哪些人必須積極退燒?

雖然大部份的感冒發燒都不會有大礙,但有些人可能比較經不起發燒,包括:

●慢性肺病
●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
●併發心臟衰竭的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
●慢性貧血
●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
●過去曾經有單純發燒引起抽搐的熱性痙攣
●癲癇患者

以及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者。當體溫超過攝氏38度就可以考慮退燒。為了應急,家中可以常備退燒藥,使用前應打電話徵詢家庭醫師該用多少劑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兒童使用阿斯匹靈可能會導致「雷氏症候群」,所以阿斯匹靈不可以用於18歲以下的孩子。阿斯匹靈的主要化學構造是水楊酸,而台灣目前上市的注射型退燒藥,主要成分也常用水楊酸,所以18歲以下的孩子也不應施打。

讓孩子動一動腳踝,或是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,排便會比較順暢,燒自然也會跟著退。

加入EZway生活報報粉絲團 與我們一同掌握時事

留言

文章分類

文章分類:

詐團洗腦匯款佯稱買衣 警銀聯阻天真投資韭菜

家中長者遭假投資群阻詐騙 警民聯手逮捕詐團車手

正妹女警娃娃音甜喊帥哥!通緝男以為被搭訕回頭慘了